英国求职的浅薄经验:后日谈

转眼已经在英国工作了半年,身边开始找工作的朋友后辈也逐渐变多,于是有了把各种经验写下来的想法,一来可以直接发给朋友,省事。二来也许可以帮到更多的人。

英国找工作的难度可谓众人皆知,但如果你是一个球迷,或者一个乐迷,或者你所热爱的某些东西只在这里活着,何不为之一搏?

作为一个过来人,某猫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以分享的,这些经验或来自我自己,或来自我朋友,或来自我朋友的朋友的故事,希望无意中看到这篇博客的朋友能或多或少得到一些帮助吧。如果文中没有提到的点,或者有任何问题,都欢迎留言讨论。

本系列默认读者为现在英国就读且已决定留英发展,毕业后最低学历是Master。首先在英国工作还是国内工作更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,其次本科生找实习不难,找最低工资要求35000镑/年的Tier 2的工作(注1),不开玩笑的说基本天方夜谭,如果有认识的本科找到Tier 2工作的大牛还望介绍认识。

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以前好歹也是干过媒体的,怎么撕逼某猫还是会的。

1%的成功率

在开始前先交个底,某猫从六月底开始正式求职,到最后10月2日接下offer搬家到伦敦为止,在各平台投的简历是180左右,光LinkedIn就137份,而且这还可能算快的,身边成功找到工作的朋友投了400份甚至更多的比比皆是,最快的记录也要50份左右。所以1%的成功率是毫不夸张的。

Imgur

然后给从来没有找过工作/没有工作经验的同学说一下,即使在国内,985的硕士想找个特别喜欢的工作,投到50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而且找工作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,从长远考虑这也与你的职业规划有很大关系,所以在这个前提下,投多投少没有太大关系,千万别觉得同学甲投了50就找到工作我投了200还没找到就跟自己过不去,说不定你投到201份的时候就找到了一份超级有趣的工作。

当然,如果你在6月前就以及看到了这篇文章,不要学我6月才开始行动,越早越好。真正的大牛是入境第一天甚至入境前就开始投各种graduate scheme的。

为什么这么难?

英国找工作比国内难得多得多,毕竟存在着文化、语言、人种上的诸多不同,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工签这个鸡蛋悖论;没有工签,95%的公司可能看都不看你的简历,要拿到工签,则需要找到一个能提供sponsor的公司。但即使是有Tier 2 License的公司,也有不少因为工签手续繁杂、不小的额外支出以及相对较高的工资门槛而放弃,这类公司的工签名额是留给特别优秀、特别对口的个别非欧员工的。这就导致真正能给工签的公司非常稀少。

毕竟这是一个极其煎熬的过程,一个不断失败的过程,一个在期待与失望之间循环往复的过程,但一旦你成功了,你会确信这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是你做不了的。

即使你投到了400这个量也还是没能在学生签过期前成功入职(这种情况有,而且不少),那么你也积累了大量的面试经验,这对你回国找工作也是大有裨益。

总之,请做好觉悟,然后不断前行吧。

什么专业容易找到工作?

去年找到工作后,闲时顺便做了个工签产业分布的数据分析,所以直接把当时的图表搬过来就一目了然了。

上图为2010-2017年间新发放的工签所在行业的统计,数据来源请戳这里。从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,这毕竟是毕竟是属于码农的世纪,信息及通讯产业毫无悬念排名第一,而且数量是排名第二的高端科技人才的两倍,排名第三的金融保险行业与第二差距不大,之后的就越来越少。这与国内北上广的形式也基本一致。

所以,现实一点说,如果目的是为了留英,当码农或者搞金融是不二选择,其次是读完phd之后作为高端人才留下,其他的路子不是不行,但是从统计数据上来看,新工签少就意味着对口职位的需求相对少,竞争也会更激烈。

提前申请NINO

NINO,也就是英国社保号,简单说就是用来纳税的号码。没有NINO的话可以入职,但公司是不会给你发工资的。

NINO的申请也充分体现了英国的传统性,申请虽然简单但有些繁琐,需要打电话去一个字母一个字母的把自己的名字住址报清楚,然后内政部会寄一个表格到你家,在规定时间之前填了寄回内政部,大概再等个一周就能拿到号码了。整个流程如果不出意外,应该是3周左右可以搞定。

当时我就不幸遇到了意外情况,打电话后寄的第一个表格寄丢了,白等了两周,这时候就需要打电话回去,用第一次打电话给的reference number确认寄出时间和状态,一般来说,如果超过一周没有拿到邮件,就可以直接要求对方重新寄。

另外,填了表格之后据说可以直接去NINO的办公室提交,理由就说自己和公司急用,当天就可以拿到号码。这条我没有试过,但如果真的特别赶时间值得一试。